老石板老七佳與老朋友,實踐大學石板屋正名活動--by tjinuay
2012年3月24日正中午,春日鄉七佳村族人的遊覽車終於抵達位於台北大直的實踐大學,灰陰陰的台北仍然不見太陽,天空飄著雨絲,氣象預報說今天特別冷。族人是為了實踐大學裡的石闆屋正名而來的,民國七十四年這棟石闆屋就已矗立在實踐大學的校園裡,三十多年來,石闆屋以「魯凱排灣博物館」之命名而立。時間之輪來到民國一百年,在瑪家文化園區局長鍾興華先生的牽線之下,對照了老照片與當年搭蓋石闆屋族人的口述,才發現了石闆屋的身世之源,原來,石闆屋的材料與完建都是由春日鄉七佳村族人完成。今天,正好是實踐大學的校慶,學校選定這天與七佳村的族人約好,將這棟石闆屋正名為「排灣族老七佳石闆屋」。
據族人回憶,當時(民國七十四年)搭建這棟石闆屋有二十幾位七佳族人,現在大概還有十幾位仍健在,有些人行動不便、體力不濟或工作在身無法到台北來,於是請了參與搭建石闆屋的七佳村的三位長老代表出席,由左而右分別是郭松先生、楊枝明先生、李明水。三十年以前,他們還是青壯年呢!中間者楊枝明先生為石闆屋的監工者,據他說隻要材料不夠了,他一通電話打回屏東,太太湯貴英女士就會將材料準備好送到台北去,他們有效率的南北調度,打破了交通不便的限制,石闆屋終於在台北大直站穩了腳跟。
鋼琴作品
在正名以前,方含笑巫師祭告祖靈族人此行之緣由與目的,後面的實踐大學原住民族學生,都對祭告儀式非常稀奇,目不轉睛的看著。
EduIQ當年協力幫忙搭蓋石闆屋的專科生(實踐大學前身為家政專科學校,1997年才變更為大學),如今已成社會棟樑的實踐校友也前來一起參加正名盛會,一棟石闆屋,牽起三十多年的情緣,是七佳村與實踐大學師生共有共存的回憶。
石闆屋在多雨的台北雖然有些不相襯,但是,在房價高不可攀的台北城裡,有著前庭後院、祖靈柱的石闆屋,也是一種另類的豪宅。在台北打拼的族人們,雖然不能常常回部落,但是,這裡有芒果樹、有來自老七佳的石闆與祖靈柱,有機會到實踐大學時,記得來看看我們的石闆屋。
相關連結:政大王雅萍老師的文章,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116377